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中医中药 >> 中医临床 >> 辨证论治 >> 正文

单纯性肥胖病的针灸辨证论治

www.yodicraft.com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5-22 14:37:38

    单纯性肥胖病是指由于脾胃功能的异常,以致膏脂、痰浊、水湿积聚体内,使体重超过正常的一种病症,中医辨证属于肥人、胖人、肥满、痰湿等范畴。
  1、 病因病机
  1.1、饮食不节:患者脾胃俱旺,多饮多食,恣食肥甘厚味,蕴生湿热,则胃纳更旺,而脾土湿困,水谷精微转运不及,水湿运化亦不完全,则膏脂、痰浊、水湿积聚,形成肥胖。《素问 通平虚实论》指出:“肥贵人,则高粱之疾也”。
  1.2、情志失调:脾胃的受纳运化,中焦气机的升降有赖于肝之疏泄,《素问 宝命全形论》曰:“土得木而达”,情志失调,肝失疏泄,则气机郁滞,脾之运化能力减弱,气郁化火,则胃纳更强,形成肥胖。临床上最常见的是一些年轻女性,情志受到刺激后,突然变得多食、贪食,发为肥胖。
  1.3、久坐少劳:“久卧伤气,久坐伤肉”,肺主气,脾应肉,导致肺脾气虚,代谢能力降低,形成肥胖。人到中年,容易形成肥胖,活动明显减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1.4、脾肾阳虚:多因先天不足,素体阳虚,或年老肾阳渐衰,脾胃之运化腐熟,尤其脾之升清,有赖肾阳温煦,所以肾阳不足可致脾阳不振,升清不足,致膏脂、痰浊、水湿积聚,临床上自幼肥胖、年老后尤以女性绝经期后形成的肥胖伴或不伴有下肢水肿,可按此辨证。
  1.5、肝肾阴虚:《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肝肾阴虚,虚火上蒸肺胃,肺燥胃热,而多饮多食,形成肥胖。辨证为该型的肥胖病人多并发有糖尿病,《针灸大成》曰:“极滋味之美,穷饮食之乐,而酷烈之气内蚀脏腑也”,《素问 奇病论》也指出:“病名曰脾瘅,……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脾与胃相表里,同位中焦,共奏受纳运化之功,胃气主降,脾气主升,胃主受纳腐熟,脾主运化输布,共同完成气血的生化,肥胖的病因无论如何,最终多导致脾胃功能俱旺或俱虚,正如李东垣《脾胃论》所说:“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笔者临床体会,由脾胃俱旺引起的肥胖,脾胃功能相比以胃纳更旺为主,年轻患者多见,由脾胃俱虚引起的肥胖,脾胃功能相比则以脾虚湿阻为主,中老年患者多见。
  2、 辨证论治
  单纯性肥胖的治疗根据病因病机,遵循中医基本理论,辨证选穴。《灵枢 九针十二原篇》云:“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故辨证五脏阴阳气血有不足或太过表现的,则取相应原穴治疗;《素问 咳论》曰:“治腑者治其合”,《灵枢 邪气脏腑病形篇》亦有:“合治内腑”的论说,《灵枢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指出:“病在胃及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合”,所以清泻腑热的穴位以手足三阳经的合穴及下合穴为首选,《素问 水热穴论》曰:“气街、三里、巨虚上下廉,此八者以泻胃中之热也”。《灵枢 本输》指出:“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故临床上胃肠实热的患者,足三里、上、下巨虚三穴最为常用;《难经 六十八难》中指出:“荥主身热”,故腑热也常选用相应经脉的荥穴来治疗;《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篇》云:“阴病治阳,阳病治阴”,背俞穴及募穴也常选用。笔者体会辨证各型治法中,以本经经脉的合、荥、原为主穴,配以相应的背俞穴、募穴等,还常配用通两经经脉的络穴;五脏疾患多选用原穴与背俞穴,六腑疾患多选用下合穴与募穴。
  肥胖患者经过针灸治疗后,随症状的改善,体重多有下降,部分就诊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则根据舌脉辨证治疗,舌脉也无明显异常者,则按胃肠实热型取穴治疗,多有效果。

中医五绝网收集整理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中医五绝网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yodicraft.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