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中医中药 >> 中医词典 >> 字母P >> 正文

脾病

www.yodicraft.com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4-11 10:17:35

脾病

  泛指脾脏各种病证。《内经》曾载述脾风、脾热、脾疟、脾咳、太阴呕吐、泄泻、脾胀、脾疸、脾痹、脾心痛、太阴腰痛、脾疝等多种病证,后世临床文献又有较多的补充。脾为后天之本,职司运化,统血,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受水谷之精气以充养五脏及人体各部,为生化之源。前人有饮食劳倦伤脾或外邪伤脾之说,病机以脾失健运、水湿不化,或脾阳虚衰,中气下陷,或脾失统摄等较为常见。临床上当分虚实寒热以决定治法。《素问·脏气法时论》:“脾病者,身重,善饥,肉痿,足不收,行善瘛,脚下痛,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难经·十六难》:“假令得脾脉,其外证面黄,善噫、善思、善味;其内证当齐(即“脐”)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腹胀满,食不消,体重节痛,怠惰嗜卧,四肢不收。”《太平圣惠方·脾脏论》:“夫脾者,……若虚则生寒,寒则阴气盛,阴气盛则心腹胀满,水谷不消,喜噫吞酸,食则呕吐,气逆,霍乱,腹痛肠鸣,时自泄利,四肢沉重,常多思虑,不欲闻人声,多见饮食不足,诊其脉沉细软弱者,是脾虚之候也。”又云:“夫脾实则生热,热则阳气盛,阳气盛则心胸烦闷,唇焦口干,身热颊疼,体重不能转侧,语声沉而心急,咽喉痛而不利,舌本肿强,口内生疮,腹胁胀满,不得安卧,梦多见歌乐,四肢怠惰,诊其脉紧实者,是脾实之候也。”李时珍将脾病分为本病和标病。他说:“脾藏智属土,为万物之母。……本病,诸湿肿胀,痞满,噫气,大小便闭,黄疸,痰饮,吐泻,霍乱,心腹痛,饮食不化;标病,身体胕肿重困,嗜卧,四肢不举,舌本强痛,足大趾不用,九窍不通,诸痉项强。”(《本草纲目·脏腑虚实标本用药》)沈金鳌提示脾病治法,“务使三焦之气流转和通,则土润而升,不忧其燥。而火气不得病之,土健而运,不忧其湿,而水气亦不得病之矣”(见《杂病源流犀烛·脾病源流》)。故脾病治法虽多,但以健脾利湿、补中益气、温阳运脾、升阳摄血较为常用。选方如四君子汤、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大建中汤、杨氏还少丸、五苓散、胃苓汤、实脾饮等。参见脾病各条。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管理员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yodicraft.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