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竹子
www.yodicraft.com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4-15 19:49:36
山竹子又叫莽吉柿、凤果、倒稔子,属藤黄科,藤黄属,有150多个种,是热带多年生的常绿果树,有热带“果后”之美称。
原产马来西亚,东南亚热带地区有数百年的栽培历史。我国台湾种植较早,海南的文昌、琼海、万宁和保亭有种植。
山竹子营养丰富,果宜鲜食,也可制果冻、果汁,树皮含黄色树脂,可作商业藤黄原料。
我国食用的山竹子有9个种,分布在云南、广西、广东、海南和福建等地。
我国与山竹子同属的品种有:香港倒稔子、多花山竹子、岭南山竹子和李氏藤黄等。
山竹子生长慢,结果迟,影响其发育。马来西亚用杂交手段育出的“美中8号”在良好的肥水条件下,4年可开花结果。
山竹子在我国的热带地区可开发,以增加水果的花色品种。
【来源】
为藤黄科藤黄属植物多花山竹子Garcinia multiflora Champ.及岭南山竹子G. oblongifolia Champ.,以树皮(内皮)入药。四季可采,砍伐茎干,剥取内皮,切碎晒干备用。
注:单花山竹子Garcinia oligantha Merr.,分布于华南地区,其内皮亦同供药用。
【性味归经】苦、涩,凉。有小毒。
【功能主治】消炎止痛,收敛生肌。用于肠炎,小儿消化不良,胃、十二指肠溃疡,溃疡病轻度出血,口腔炎,牙周炎;外用治烧烫伤,下肢溃疡,湿疹。
【用法用量】树皮干粉0.5~1钱;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学名:Hedysarum fruticosum Pall. 别名:灌木岩黄芪、山竹岩黄芪等。山竹子为多年生半灌木植物,株高110~150厘米,茎直立,多分枝,花紫红色,最显著的特点是具强壮根茎,通过根茎进行无性繁殖,这对山竹子种的繁衍、群丛的稳定、植被的更新及产草量的高低具有重要作用。山竹子根颈上的不定芽,一部分直接伸出地面发育成地上实生株丛,另一部分则变为棕褐色、在沙层中水平延伸的根茎,这些根茎由生活2~3年的实生苗产生,并由根颈部向四周呈放射状扩展延伸,每个根茎都可产生自己的分枝,从而形成根茎层,集中分布在5~20厘米沙层内,从每个根茎的节上再萌蘖出许多新的根系、根茎和地上株丛,如此逐级产生出无性繁殖的强大网络系统。在自然状态下,有90%以上的株丛发生于根茎上,而实生株丛在其群落中不足10%,有时甚至于找不到。山竹子的茎随着株龄的增长,木质化程度增加,越冬能力和分枝能力出显著提高,成年株在一个生长季中可产生5级分枝,不仅增加产量,而且固沙防风效应出大有增强。山竹子生活第3~4年开始结实,5~10年结实高峰,10年后结实逐渐年衰减。
山竹子适宜在覆沙地、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及排水良好的沙质地上种种植,方法可直播或育苗移栽。播前应采用脱去果皮、擦破果皮、浸泡催芽等方法提高发芽率,以雨季到来之前播种为宜,春季风小、墒情好的地方也可晚霜后播种。直播可穴播、条播、撒播或飞播,播深2~3厘米。穴播株行距50~100厘米×150~200厘米,每亩0.6~1公斤,条播行距150~200厘米,每亩播量1~1.5公斤;撒播或飞播,每亩0.5~1公斤,飞播种子用吸湿剂、根瘤菌或稀土微肥拌种丸衣有利于飞播定植、发芽和保苗。育苗地要选择排水良发的沙土或沙壤土,先做畦再条播行距30~35厘米,每100平米苗床播种500~600克,以5月初至6月中旬播种为宜,移栽以1~2年生苗好。山竹子生长数年后结合刈草进行平茬,以减缓植株衰老,恢复生机,促进生长。一般在花期刈割,此时调制的干草各种家畜均喜食;放牧时,马和骆驼终年喜食,绵羊和山羊喜食其嫩枝、细叶、花和果实。
原产马来西亚,东南亚热带地区有数百年的栽培历史。我国台湾种植较早,海南的文昌、琼海、万宁和保亭有种植。
山竹子营养丰富,果宜鲜食,也可制果冻、果汁,树皮含黄色树脂,可作商业藤黄原料。
我国食用的山竹子有9个种,分布在云南、广西、广东、海南和福建等地。
我国与山竹子同属的品种有:香港倒稔子、多花山竹子、岭南山竹子和李氏藤黄等。
山竹子生长慢,结果迟,影响其发育。马来西亚用杂交手段育出的“美中8号”在良好的肥水条件下,4年可开花结果。
山竹子在我国的热带地区可开发,以增加水果的花色品种。
【来源】
为藤黄科藤黄属植物多花山竹子Garcinia multiflora Champ.及岭南山竹子G. oblongifolia Champ.,以树皮(内皮)入药。四季可采,砍伐茎干,剥取内皮,切碎晒干备用。
注:单花山竹子Garcinia oligantha Merr.,分布于华南地区,其内皮亦同供药用。
【性味归经】苦、涩,凉。有小毒。
【功能主治】消炎止痛,收敛生肌。用于肠炎,小儿消化不良,胃、十二指肠溃疡,溃疡病轻度出血,口腔炎,牙周炎;外用治烧烫伤,下肢溃疡,湿疹。
【用法用量】树皮干粉0.5~1钱;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学名:Hedysarum fruticosum Pall. 别名:灌木岩黄芪、山竹岩黄芪等。山竹子为多年生半灌木植物,株高110~150厘米,茎直立,多分枝,花紫红色,最显著的特点是具强壮根茎,通过根茎进行无性繁殖,这对山竹子种的繁衍、群丛的稳定、植被的更新及产草量的高低具有重要作用。山竹子根颈上的不定芽,一部分直接伸出地面发育成地上实生株丛,另一部分则变为棕褐色、在沙层中水平延伸的根茎,这些根茎由生活2~3年的实生苗产生,并由根颈部向四周呈放射状扩展延伸,每个根茎都可产生自己的分枝,从而形成根茎层,集中分布在5~20厘米沙层内,从每个根茎的节上再萌蘖出许多新的根系、根茎和地上株丛,如此逐级产生出无性繁殖的强大网络系统。在自然状态下,有90%以上的株丛发生于根茎上,而实生株丛在其群落中不足10%,有时甚至于找不到。山竹子的茎随着株龄的增长,木质化程度增加,越冬能力和分枝能力出显著提高,成年株在一个生长季中可产生5级分枝,不仅增加产量,而且固沙防风效应出大有增强。山竹子生活第3~4年开始结实,5~10年结实高峰,10年后结实逐渐年衰减。
山竹子适宜在覆沙地、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及排水良好的沙质地上种种植,方法可直播或育苗移栽。播前应采用脱去果皮、擦破果皮、浸泡催芽等方法提高发芽率,以雨季到来之前播种为宜,春季风小、墒情好的地方也可晚霜后播种。直播可穴播、条播、撒播或飞播,播深2~3厘米。穴播株行距50~100厘米×150~200厘米,每亩0.6~1公斤,条播行距150~200厘米,每亩播量1~1.5公斤;撒播或飞播,每亩0.5~1公斤,飞播种子用吸湿剂、根瘤菌或稀土微肥拌种丸衣有利于飞播定植、发芽和保苗。育苗地要选择排水良发的沙土或沙壤土,先做畦再条播行距30~35厘米,每100平米苗床播种500~600克,以5月初至6月中旬播种为宜,移栽以1~2年生苗好。山竹子生长数年后结合刈草进行平茬,以减缓植株衰老,恢复生机,促进生长。一般在花期刈割,此时调制的干草各种家畜均喜食;放牧时,马和骆驼终年喜食,绵羊和山羊喜食其嫩枝、细叶、花和果实。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中药常识]中药的给药途径有哪些? 10-08 [中药常识]服中药时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药常识][图文]正确熬制中药注意事项 09-21 [中医文化]趣谈中药里的“药名戏” 09-16 [蒙古族]蒙古族医药的特色 09-15 [中药常识]白芥子和黄芥子的鉴别 09-15 [中医文化]叶天士学说何以广泛流传 09-11 [中医典故]古代摇虎撑的大夫 09-11 [传承发展]第三届全国民间中医药发展大会将… 09-10 [中药常识]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