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义考
“中医”古义考
“中医”一词产生于汉代,多见于两种语境:一是见于古代文献尤其是医学文献;一是作为谚语中的词语,见于“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及相关谚语中。因去古甚远,人们对“中医”古义不太明了,甚至存有歧异,孰是孰非,让人莫衷一是。笔者立足古代文献,结合语境进行综合考释,还原其词义,望能有助于研读中医文献。
汉代医学文献中的“中医”,指“中等水平的医生”。张机《金匮玉函经·证治总例》:“古者上医相色,中医听声,下医诊脉。”《灵枢·根结》有类似的叙述:“上工平气,中工乱脉,下工绝气危生。”二者文例相同,“中医”即“中工”,指“中等水平的医生”。检视唐代前的医学文献,“中医”指称医生的治疗水平,多与“上医”、“下医”连言。如孙思邈《千金要方·卷一·诊候》:“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柳宗元《愈膏肓内赋》:“夫上医攻未萌之兆,中医攻有兆之者。”宋代之后,才有单用“中医”指称医生的医疗水平的情况。苏轼《苏沈良方》序言:“吾平生求医,盖于平时,默验其工拙,至于有疾而求疗,必先尽告以所患,而后求诊,使医了然知患之所在也。……故虽中医,治吾病常愈。”
“中医”作为一种凝固词语,亦见于“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及相关谚语中。此“中医”歧异最大,有四种释读:一指“中等水平医生”;一为名词偏正词组,指“中等的疗效”;一为动宾词组(“中”读“zhòng”),谓“符合医理”;一则把上文“得”与“中”视为词组“得中”,“医”为动词“医治”,指“以得中状态为治疗准则”。要明晰此“中医”的含义,需综合谚语语用情状加以考证。
首先从谚语出处看,“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始见于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其《方技略》“经方”小序曰:“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曰:有病不治,常得中医。”从“故谚”可知,谚语产生时代应早于东汉。除谚语外,序言有两层含义。先述经方治病机理:考察药物性味及疾病性质,配成适宜的药剂,使机体恢复至健康状态。次述误用经方所致恶果:不明经方之理,“以热益热,以寒增寒”,致病人“精气内伤,不见于外”。位于序末的故谚“有病不治,常得中医”,是总结整个小序还是仅承误用经方而言?《方技略》篇末总序:“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今其技暗昧,故论其书,以序方技为四种。”此言明各小序的宗旨:既“论其书”(强调各类方技之内涵),亦申明“其术暗昧”之具体情状。此“释术之旨意+明术之得失”之体例贯穿医经、神仙、房中各序,经方小序亦然。由此可知,“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并非总结整个小序,乃承庸医误用经方而言。因而可进一步推断此谚语义背景与庸医误治有关,而与经方治病无涉。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中药常识]中药的给药途径有哪些? 10-08 [中药常识]服中药时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药常识][图文]正确熬制中药注意事项 09-21 [中医文化]趣谈中药里的“药名戏” 09-16 [蒙古族]蒙古族医药的特色 09-15 [中药常识]白芥子和黄芥子的鉴别 09-15 [中医文化]叶天士学说何以广泛流传 09-11 [中医典故]古代摇虎撑的大夫 09-11 [传承发展]第三届全国民间中医药发展大会将… 09-10 [中药常识]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