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中医中药 >> 民间医药 >> 研究创新 >> 正文

从古人求医心态看古代民间医人水平第 2 页

www.yodicraft.com 文章来源:《学术研究》2005年第9期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1-30 19:00:55

一、福医、时医——民众求医心理中的运势观

  目前可以见到的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医案是《史记》卷105《扁鹊仓公列传》中的“淳于意医案”,淳于意是西汉名医,因担任齐国太仓长,因此又被称为“仓公”。汉文帝四年(前176年),因罪被押解到长安,赖女儿缇萦上书感动文帝而免遭肉刑。文帝看来对其医术很有兴趣,特地下诏向他询问:“方伎所长,及所能治病者,有其书无有?皆安受学?受学几何岁?尝有所验,何县里人也?何病?医药已,其病之状皆何如?具悉而对。”于是淳于意写了一份很长的“医案”作为回答。

  淳于意所列医案凡25条,其中患者死亡的有10条,治愈率为60%。这个医案是淳于意日常医疗活动的真实反映吗?淳于意上书中有一段话值得注意:“他所诊期决死生及所治已病众多,久颇忘之,不能尽识,不敢以对。”看来淳于意尽可能真实描述了自己能够回忆起来的医疗活动。25个医案似乎少了点,这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部分医案记忆不全不敢妄对,二是淳于意并非职业医人而是官员,并且为人高傲,不肯轻易接诊,  “或不为人治病,病家多怨之者”,[1],(卷105)所以其积累的医案总数不是很多。综合以上可以说60%的治愈率基本能反映淳于意的医疗成效。这样的治愈率在中国古代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成绩了,大部分医人达不到这个水平。《颜氏家训》卷5《省事》这样形容那种“博而不精”之士:

  性多营综,略无成名,经不足以待问,史不足以讨论,文章无可传于集录,书迹未堪以留爱玩,卜筮射六得三,医药治十差五,音乐在数十人下,弓矢在千百人中,天文、画绘、棋博、鲜卑语、胡书、煎胡桃油,炼锡为银,如此之类,略得梗概,皆不通熟。

  颜之推这里提到“医药治十差五”,前后类比,可以看得出这是形容其人之干庸,可见50%的治愈率可能就是当时医人的中游水平。孙思邈的话也能支持这个推断,《备急千金要方》卷1云:

  古之医者,自解采取,阴干曝干皆悉如法,用药必依土地,所以治十得九,今之医者,但知诊脉处方,不委采药时节,至于出处土地、新陈虚实皆不悉,所以治十不得五六者,实由于此。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yodicraft.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