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中医中药 >> 中医理论 >> 中医诊断 >> 正文

中医诊断病证的特点

www.yodicraft.com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3-17 23:59:50

 过去,中医在没有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如先进的、微量的检验仪器等)的情况下,是如何诊断病证,并据以进行治疗的呢?原来,中医有一套独特的诊断病证的方法─—“辨证”。中医在看病时运用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收集病人反映出来的客观情况,根据他们有关的内在联系,以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为总的纲领,用气血津液辨证和脏腑辨证为基础,如为外感热病,还结合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等辨证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归纳,以寻找病证的根源和病变的本质,最后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这一过程,中医称之为“辨证”。根据辨证,进而确定适当的治疗方法和药物,这就是“辨证施治”的精神实质。

    故“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施治”是治疗病证的手段和方法,又是检验诊断正确与否的实践标准。

    辨证施治之所以是中医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因为它既不同于一般的对症治疗,也不同于西医的辨病治疗。中医认为,一个病的不同阶段,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候;不同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可能出现同样的证候。因此,同一病的不同证候,治疗方法可不同;而不同疾病,只要证候相同,则运用同一治疗方法,也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由此可见,中医辨证的“证”,实际上是疾病的病因、病变部位、性质,以及致病因素和抗病能力间相互矛盾情况的概括。例如,中医诊断的“黄疸”虽常见病人有身黄、眼珠黄和小便黄等主要证候,但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却有阳黄、阴黄之分,阳黄中又有热重于湿和湿重于热的区别。因此,在治疗时应根据各自不同的证候表现,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这就是中医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等辨证思想和整体观的具体表现。

    中医通过“四诊”,对病人的整体进行系统的诊察;结合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等有关中医基本理论,将观察所得的结果综合分析;通过现象去看本质,从而找出病证的内因和外因,掌握病证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所以望、闻、问、切四诊是中医认识和诊断病证不可缺少的手段。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yodicraft.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