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与养生保健第 2 页
以上中医的疗疾治未病方法,就像是修理机器一样,不等机器不能运转,而发现机器有了缺润滑油或轻微的异常响声,或只是有的螺丝稍微松动,虽然没有任何零件损坏时,就要进行调整修理,以免造成缺油、螺丝松动等引起机器的损伤。又如:既然发现某种物体与另一种物体摩擦,已经产生了火花,就要及早消除产生火花的因素,消除隐患,这就是救治在火灾之前,也可以说是“救治未火灾”。
在临床上,属于中医疗疾治未病的范畴很多,如:困倦乏力、四肢酸软、失眠多梦、口干舌燥、心烦意乱、饮食无味、大便失调,小便黄赤,形寒肢冷,过度肥胖,头晕目眩,胸满腹胀,肩背沉紧,少气懒言,心悸气短,多食善饥,食少而胀,两眼干涩,视物模糊,迎风流泪等;还有诸多气滞血瘀,固定的或移动的寒痹、湿痹,风痹,串气疼痛,移走疼痛以及蚁行症状等等,用现代仪器或检验手段又很难找出病位的所在,被现代医学定为亚健康状态,实际上,这些症状就属于“病”发之前之“疾”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医根据四诊进行八纲辨证,就可以区别阴阳、虚实、寒热所属,采用各种适宜的方法对症治疗,就可以把诸多症状消除,避免了由疾向病发展,这就是实际意义的中医治未病之一。
2、中医治未病是养已病之脏,而治未病之腑;这是根据疾病在脏腑间相传理论确定的,不能追着病治,要迎着病而治;不能只知治淤,更应防腐防变;不能只治病灶,更要治疗无病灶的病因之位。
《素问•四气调神论》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以上这段经文,字简而意深,“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这一句,本身就渗透了两层含义,一是说明圣人治病的观察入微,及早发现疾病的初发阶段,将疾病消除于“疾”的时期;二是说明病已成,受病之脏腑阴阳俱虚,气血已乱,已经达到虚不受补、实不受泻的危重阶段,所以,经文的后一句,“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说明了本脏腑受病之深,如果再直接在这个病灶下功夫,这个脏腑的吸收、排泄等功能几乎丧失,尽管用了看似有效的药物或治疗方法,由于这个部位不能正常吸收药物的劲力,达不到预期的疗效,所以,不能等着口渴了再打井,临战再磨刀,应该尽量发现早期症状,早期治疗。一旦出现已病已乱之病灶,也不能直接治疗受病之位了,必须找到与病灶关联密切的病因之位,就如《灵枢经•逆顺》篇中所论的:“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也就是说,与病灶密切关联的脏腑部位,虽然未受病,但是,病灶之邪却来源于此;比如:某些肠炎,是由于心火下移小肠而导致小肠发病的,如果直接治疗肠炎,疗效就会差些,如果直接消除心火之病源,则犹如釜底抽薪,此时的心脏虽然没发病,但也是处于有“疾”存在的时期,消除心火的过程,也就符合了经文所说的“……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如果是在病灶不是太乱太盛的阶段,一是治其病源之脏,如同消除心火一样;二是对病灶予以适宜的治法;这样,就可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使疾病愈而不易复发;这应该才是《灵枢经•逆顺》篇中谓:“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之本意。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中医药粥]治疗闭经的中医药粥 08-08 [中医外治]心绞痛的外治法 07-30 [治未病]肛肠病治未病特色疗法 07-18 [中医外治]中药外用防痱子 07-17 [中医外治]小儿脾气虚泄泻外治法 07-14 [中医外治]脾阳虚泄泻中医外治法 07-14 [冬病夏治][图文]2015冬病夏治三伏贴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内涵与优势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与中药穴位贴敷 07-03 [中医外治]荔枝草外敷治疖痈 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