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别的循行都是从四肢开始深入内脏,然后再上至头颈浅部,而表里相合。它的“离、合、出、人”的部位,虽和十二经的循行通路有密切关系,但在循行的顺逆方向上,与十二经脉的循行有显着的区别。如手三阴经的循行是从胸走手,而经别却自腋深入胸腔以后,再上行向头,合于手三阳经;手三阳经的循行是从手走头,而手三阳经别则由腋下深入内脏,然后上行至头;足三阴经的循行是从足走胸(腹),而足三阴经别却从足走头;足三阳经的循行是从头走足,足三阳经别则是从足走头。 十二经别与正经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其循行上具有“离、合、出、入”的特点。每一条经别都是从其所属的正经分出,称作“离”(别),进入胸腹腔称“入”,于头颈部出来称“出”,又与表里经脉相合称“合”。手足三阴三阳共组成六对,称“六合”。 1.足太阳~足少阴(一合) (1)足太阳经别 别入:于胭中,其一道行至尻下五寸处,别行入于肛门。 别行:属于膀胱,散于肾,当心入散,系舌本。 出合:从膂上出于项。 合于:足太阳。 (2)足少阴经别 别入:胭中。 别行:别出一脉与足太阳相合上行至肾,当十四椎处,从而联属带脉;其直行者,从肾上行系于舌本。- 出合:复出于项。 合于:足太阳。 2.足少阳~足厥阴(二合) (1)足少阳经别 别入:上行绕髀,至毛际与足厥阴经脉相合,别者入季胁之间。 别行:循胸里,属胆本腑,散行至肝,上贯人心,上行挟咽。 出合:出于颐颔,散布于面,系目系,合眼外角。 合于:足少阳经。 (2)足厥阴经别 别入:自足背别行,上至毛际。 别行:与足少阳别行的正经相合上行。 合于:足少阳经。 3.足阳明~足太阴(三合) (1)足阳明经别 别入:上行至髀,深入腹里。 别行:属于胃腑,散行至脾,上通于心,上循咽。 出合:出于口,上行鼻柱的上部及眼眶的下方,还系目系。 合于:足阳明经。 (2)足太阴经别 别入:别上至髀。 别行:与足阳明别行正经相合上行,络于咽,贯舌本。 合于:足阳明经。 4.手太阳~手少阴(四合) (1)手太阳经别 别入:别人肩解,入于腋下。 别行:走心,系小肠。 合于:手太阳经。 (2)手少阴经别 别入:人于渊腋两筋之间。 别行:属于心,上走喉咙。 出合:出于面,合目内眦。 合于:手太阳经。 5.手少阳~手厥阴(五合) (1)手少阳经别 别入:别于巅顶,入于缺盆。 别行:下走三焦,散于胸中。 合于:手少阳经。 (2)手厥阴经别 别入:别于腋下三寸天池穴处。 别行:入于胸中,联属三焦。 出合:沿喉咙,出耳后,完骨下。 合于:手少阳经。 6.手阳明~手太阴(六合) (1)手阳明经别 别入:从手上行,循胸前膺乳之间,别于肩盂穴处,行入于天柱骨。 别行:经缺盆下入大肠,又上行联属于肺,再向上沿咽喉。 出合:出缺盆。 合于:手阳明经。 (2)手太阴经别 别入:别出入于渊腋,行手少阴经之前。 别行:入走于肺,散行至大肠: 出合:上出缺盆,循喉咙。 合于:手阳明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