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医学百科 >> 茶疗 >> 正文

品味茶道境界弘扬传统文化

www.yodicraft.com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3-25 18:12:58

  说起茶道来,许多人会以为指的是日本茶道,其实这是个误解,“茶道”二字实际上最早出现在中国的唐代,日本出现茶道要比中国晚八百年左右。12月6日晚,浙江大学茶学系博士生导师童启庆教授在紫金港校区西一103教室带领大家了解了茶道的历史及文化,并与朱晓玲、钱惠萍两位老师一起为同学们作了一次精彩的“茶道之旅”。

  静、怡、真——茶道境界高

  走进教室,映入你眼前的是一幅水墨山水画,画前桌上铺着洁白的镂花布,布上中央一个蓝瓷花瓶,内插几支颇具崎岖美的淡雅的野菊花,另有两套景德镇的清花茶具分六个漆木托盘分放在花瓶两侧,如泉水般叮咚作响的古筝乐曲在你耳边轻轻荡漾,清淡恬雅、怡然自得之感顿生心间。在这样的环境下,你原本烦躁的心能不静下来吗?

  童老师说,茶道之所以能修身养性,就在于从正确的准备姿态到入境,每一个动作都是体内真气的涌动。她的动作就使用了太极手法,举手并不带棱角,而是呈放松的弧形,动作看似简单,实则一招一势都带有软劲,因此泡好一壶茶就是气成丹田,泡不好就是太过浮躁。当童老师告诉大家她今年已67岁时,全场立刻爆发了热烈的掌声伴随着啧啧的惊叹声,谁能相信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看起来竟是那样的年轻而精神!

  茶道表演精彩绝伦,茶道文化博大精深
  朱晓玲、钱惠萍两位老师表演的是羊岩勾青的茶道,在她们表演时,童老师在旁做解释。平常我们自己泡茶时杯中放些茶叶开水一冲便得,看过真正的茶道表演后才知道泡好一壶茶学问真是太大了。

  比如,茶具要与茶性相配,羊岩勾青是绿茶因此用的是景德镇的清花瓷器,而童老师表演乌龙茶道时用的铁观音则用紫砂壶来泡。一般的绿茶泡时,水的温度为80度左右,温度高会使茶汤显黄,而低温泡出来的绿茶汤明色绿而味鲜。因此,绿茶一般用无盖杯泡,而像铁观音等耐温茶则要用刚烧开的沸水来泡才能使茶中蕴含的成分充分发散出来。由于绿茶和乌龙茶的耐温性不同,在泡茶前向茶碗中倒小半碗水回旋后倒掉的程序对绿茶来说称“润具”,而对乌龙茶来说则称“温具”。

  泡茶的过程是极有艺术性和技术性的。首先是取样供茶客欣赏,用茶匙将茶筒中的茶叶拨在一个称为“茶荷”的竹制槽状容器中,让茶客对茶叶进行观形、看色、闻香,然后将茶叶放如茶壶中。用茶荷放茶叶主要是对茶叶量进行目测,冲水的标准是一棵茶泡50毫升水。冲水时先冲入高于茶叶1 厘米左右的水,这叫浸润泡,为的是让茶叶吸水舒展开来,然后注水等待,这个时间又因茶的道数而不同,第一道茶要泡一分钟,第二道泡一分十五秒,第三道延长二十五秒,这样可使三道茶颜色看来差不多,但显然茶道越多,茶的味道越淡。

  茶泡好后,将其注入各杯中,这时茶壶在一溜摆开的茶杯上方来回走动,这叫“关公巡城”,水尽后,还要将最后的精华一一滴入各杯中,这称为“韩信点兵”,这两步主要是调节茶的浓度。一般的茶到这里就可以喝了,但紫砂茶具还分“闻香杯”和“品茗杯”,上一步的茶水实际是注入了闻香杯中,还要将其转入品茗杯中。将品茗杯轻扣在闻香杯上,左手扶品茗杯,右手扶闻香杯,两手轻旋,护住两杯,然后将杯倒扣,闻香杯中的水便全转进了品茗杯中。这时该品茶了吧?别急,还要闻香呢。左手握闻香杯,右手在外护住,将杯凑到鼻下细闻,为使香气挥散,还可旋转杯子。闻香有三种:热闻、温闻、冷闻,茶刚用热水冲时,如果茶叶感染了异味就会闻出来,而温闻闻的才是茶的真香,如果茶喝完后再闻还有香气则证明茶好、香气持久,这也是判断茶叶好坏的方法之一。

  经过了这么多繁杂的程序,到现在该是好好品茗的时候了。可喝茶也有学问 ,男人喝茶要表现出潇洒,只用一只手的三个手指拿过品茗杯,三口喝完,意为“品”;女人喝茶则不管茶杯大小都用双手,喝时要小口啜饮。茶到了嘴后立刻吞下就不是真正的品茶,要将茶含在嘴里,吸一口气,让茶经舌两侧再经舌根咽入喉中,这样才能品味出茶的鲜、酸、甜、苦、涩等诸多味道。

  几位老师和同学有幸近距离欣赏了精湛的表演,并品尝了香茶。学工部李老师在接受童启庆教授亲奉上来的乌龙茶时连连作揖,喝后赞不绝口,在和童老师及同学们合影留念时还说“乌龙茶到现在在口中还有回味呢”。

  “茶”字本身蕴涵着“一百零八”的意味,童老师在表演最后以一杯茶祝大家身体健康,长寿百岁。茶道文化、艺术及精神就像品了一杯酽酽的香茶,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回味无穷。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中医五绝网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yodicraft.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