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义考释
时间:2019-10-17 22:05:45来源:
(作者不详)“中医”一词产生于汉代,多见于两种语境:一是见于古代文献尤其是医学文献;一是作为谚语中的词语,见于“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及相关谚语中。因去古甚远,人们对“中医”古义不太明了,甚至存有歧异,孰是孰非,让人莫衷一是。笔者立足古代文献,结合语境进行综合考释,还原其词义,望能有助于研读中医文献。
汉代医学文献中的“中医”,指“中等水平的医生”。张机《金匮玉函经·证治总例》:“古者上医相色,中医听声,下医诊脉。”《灵枢·根结》有类似的叙述:“上工平气,中工乱脉,下工绝气危生。”二者文例相同,“中医”即“中工”,指“中等水平的医生”。检视唐代前的医学文献,“中医”指称医生的治疗水平,多与“上医”、“下医”连言。如孙思邈《千金要方·卷一·诊候》:“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柳宗元《愈膏肓内赋》:“夫上医攻未萌之兆,中医攻有兆之者。”宋代之后,才有单用“中医”指称医生的医疗水平的情况。苏轼《苏沈良方》序言:“吾平生求医,盖于平时,默验其工拙,至于有疾而求疗,必先尽告以所患,而后求诊,使医了然知患之所在也。……故虽中医,治吾病常愈。”
“中医”作为一种凝固词语,亦见于“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及相关谚语中。此“中医”歧异最大,有四种释读:一指“中等水平医生”;一为名词偏正词组,指“中等的疗效”;一为动宾词组(“中”读“zhòng”),谓“符合医理”;一则把上文“得”与“中”视为词组“得中”,“医”为动词“医治”,指“以得中状态为治疗准则”。要明晰此“中医”的含义,需综合谚语语用情状加以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