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古籍文献 >> 中医书籍 >> 中医儿科学 >> 正文

第一章 第一节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第 2 页

www.yodicraft.com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0-3 14:21:08

三、中医儿科学的发展期(元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金元四大家各有特长,在儿科方面也各有贡献。刘完素主张用辛凉苦寒,泻热养阴法治疗小儿热病主张从正治热性病善用攻下。李呆重视凋理脾胃。朱震亨认为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以用养阴法见长。 元代曾世荣编著《活幼口议》《活幼心书》。曾氏详论初生诸疾,是中医新生儿学较早的集中论述。他议证论候翔实,对多种儿科常见病证候分类治法均作了精炼而具有指导意义的论述,如归纳惊风四证八候,提出镇惊、截风、退热、化痰治法,立琥珀抱龙丸、镇惊丸等疗惊方,均沿用至今。 明代薛铠、薛己父子精于儿科,善采众长,著《保婴撮要》。薛氏发扬五脏辨证学说,每篇首引钱乙辨证论治纲目,继陈张元素五脏相关之阐述,旁证博引,演绎成篇。他们重视脾、肾二脏,治脾宗陈文中而偏温,治肾既宗钱乙养元阴滋生化源,又效陈文中温元阳阴中求阳。《保婴撮要》论小儿各科病证221种,列医案1540则。其中论及小儿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齿科、肛肠科、皮肤科、骨伤科病证达70种以上,脏腑、经络辨证用药,内治、外治、手术兼施,对中医小儿外科学专科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 明代名医万全,著儿科专著《幼科发挥》《育婴秘诀》《片玉心书》等。他就不同阶段的儿童,提出了预养以培其元、胎养以保其真、蓐养以防其变、鞠养以慎其疾的“育婴四法”。 在朱震亨的基础上,系统提出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不足。“三有余、四不足”的小儿生理病理学说。他特别重视调理脾胃,并认为“调理之法,不专在医,唯凋乳母、节饮食、慎医药,使脾胃无伤,则根本常固矣”,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此外,明代还有李时珍《本草纲目》,收集了很多治疗儿科病的药、方。鲁伯.嗣《婴童百问》,详究儿科病源与证治,论述平达,切合实用,,王肯堂《证治准绳·幼科》,集众书之长,又参以己见,内容广博。张景岳《景岳全书·小儿则》,提出了儿科辨证重在表里寒热虚实,小儿“阳非有余”、“阴常不足”,治疗上“脏气清灵,随拨随应”等观点。 清代儿科医家夏禹铸著《幼科铁镜》,认为“有诸内而形诸外”,可从望面色、审苗窍来辨别脏腑的寒热虚实,重视推拿疗法在儿科的应用。《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是清朝廷组织编写的儿科专书,条理分明,立论精当,适用于临床和教学。谢玉琼《麻科活人全书》足一部麻疹专著,详细阐述了麻疹各阶段及合并症的辨证与治疗。王清任《医林改错》汜载厂作者观察小儿尸体的解剖学资料,明确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的观点,阐发活血化瘀治法,介绍了该法在紫癜风、疳证、小儿痞块等病证中的应用。 陈复正是清代儿科名家,著《幼幼集成》。他倡导指纹诊法,概括了指纹诊的方法和辨证纲领。《幼幼集成》除采用脏腑辨证外,更重视八纲辨证在儿科的应用,陈氏创制厂集成八方,沿用古方,还大量收录各类简便方,使该书更具实用价值。 吴瑭不仅是温病大家,在儿科方面也卓有成就。他鲜明地提出“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者也”的生理特点,易于感触、易于传变酌病理特点,稍呆则滞、稍重则伤的临床用药注意点。论小儿温病,六气病因,三焦分证,治病求本,与叶桂的卫气营血辨证学说相辅相成。 明清寸期,天花、麻疹等时病流行,儿科在产;生大量痘、麻专著的同时,应用人痘接种预防天花已广泛传播《博集稀痘方论》(1577年)载有稀痘方,《三冈识略》(1653年)载有痘衣法。俞茂鲲《痘疹金镜赋集解》(1727年)说,在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宁国府太平县的人痘接种法已盛行各地。我国的人痘接种法后来流传到俄罗斯、朝鲜、㈠本、土耳其及欧非国家,成为世界免疫学发展的先驱。 清朝后期,随着西医传人我国,儿科界也开始有人提出宜中西医合参。何炳元《新纂儿科诊断学》中就在传统四诊之外,引人检诊一项,用于检查口腔、温度、阴器、便路等的变化。民同时期儿科疾病流行,许多医家寻求古训,融会新知,救治了大批患儿。例如,在治疗重症热病时,徐小圃擅用温阳药物回阳救逆,奚咏裳善取寒凉药物清热保津,就是这一时期外感病寒、温两大学派的杰出代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yodicraft.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