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研究注重开创性实用性第 2 页
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流变学研究的廖福龙研究员,1980年出国师从著名流变学家L.Dintenfass专修生物流变学。回国后积极向国内介绍该学科,首次提出并研究这一交叉学科,充分考虑药物与体内生物力学因素(包括血流剪应力)的联合作用。即:一方面药物具有药效,同时也可能调整体内的生物力学环境;另一方面,生物力学因素可能具有生物学功能,也可能影响药物代谢与药效。
在生物力药理学中,药效对于剂量与生物力的依赖多为非线性关系。在血循环系统中,采用药物调整生物力学因素,可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并维护其正常功能,从而行使药物的扩血管、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和溶解血栓、促进或抑制血管新生等作用。采用药物调整血循环生物力学因素,对于血管网络生成加以调控,有望在动脉缺血性疾病和肿瘤等重大疾病的防治中发挥作用。
廖福龙研究员说:“从生物力药理学途径诠释活血化瘀作用机制,是一个有待开展的新领域。生物力药理学的发展必将深化人们对中医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相关药物的认识,并促进中西新药的发展。”
目前,中药药理研究室已经从离体及整体动物水平研究了血流剪应力与活血化瘀中药的联合作用。从血管、血液、血流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角度深入研究活血化瘀中药防治血管内膜病变的作用机制,对理论和实践均具有指导意义。
重视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
多年来,中药药理研究室除承担国家重大紧急任务及基础研究项目外,还承担了大量新药研发项目。崔晓兰说:“中医药科研的最终目的是防病治病。”她组建了涉及流感、疱疹病毒感染、手足口病、艾滋病、高血压、抑郁症等疾病的多个技术平台,完成10余项中药新药项目的开发研制工作,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开始面向临床应用。成为国内中药新药研发的主要力量。
2007年,崔晓兰作为负责人完成了“神七”出舱活动的航天用药“太空养心丸”的临床前药效学实验和毒性实验,为推动中医药在我国的航天事业中的应用做出了贡献。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经验交流]胡思荣论治咳嗽经验 09-23 [报刊简介][图文]《中医健康养生》杂志简介 09-16 [学术争鸣]“厥阴”由来探秘 09-03 [中医视点]别用分型治疗取代辨证论治 09-02 [中医视点]中医医疗行为须构建评价体系 08-31 [中医视点]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中医… 08-31 [中医视点]继承创新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 07-23 [学术争鸣]中医学术:从毒论治皮肤病 07-14 [中医教育]发挥专长优势 培养多元人才 07-12 [经验交流]孙浩经方治小儿咳嗽经验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