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不是风
【关键词】 病因病机
【摘要】 脑卒中是危急重症,为脑血管意外所引起,中医学称之为中风、偏瘫、暴厥、薄厥等等,临床极为常见。正确认识本病的病因病机,对提高预防和治疗效果是大有裨益的。本文从四个不同历史时期脑血管意外疾病的认识进行了归纳,认为唐汉以前,认识中风以外邪入中为主,对中风认识处于朦胧阶段;宋金元时期,以内虚邪实为基础,开始重视病因的研究,是正确认识该病的转折阶段;明清时期,以张景岳为代表,否定外风之说,认为是“内伤积损,颓败而然”,是对本病认识的渐趋成熟阶段;当今借助科技的发展,对血和血管进行直观研究,病因虽尚未完全明确,但认为本病与基因、血液粘度、血液流速、血管变性等多因素复杂影响相关,是对本病认识的日益清晰阶段。
【关键词】 中风;病因病机;理论探讨
中风属危急重症,临床极为常见,按传统认识,有中经络和中脏腑,亦即真中和类中之分。真中风往往是脉络空虚,风邪入中,脉络闭阻而昏仆、半身不遂等症;类中风多是真阴亏损,阴不涵阳,阳失潜敛,变化腾越,带动气血上逆,挟痰挟火,流窜经隧,蒙蔽清窍而成。自《内经》以下,历代医家处在不同的环境,依其各自的所见,对中风的病因和治法均有探讨和发挥,但意见颇不一致。
1 唐汉以前,中风多是混称
将偏枯作为中风的主证,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汗出偏沮,使人偏枯”,这一半身出汗,半身无汗之证由外风所伤,气血不能畅流周身所致。再如《风论》:“风中五脏之俞,亦有脏腑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偏风”,“三阴三阳发病,为偏枯痿易,四肢不举”等。在厥证中,如暴厥、薄厥等,和脑血管意外有相似的症状表现,如《生气通天论》:“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苑于上,使人薄厥”,是指由精神刺激导致气血上逆所产生的卒然昏厥,以今日之临床所见看,其内在的病理本质多是颅内血管破裂所致。《大奇论》气暴逆于上而卒然仆地,不省人事的“暴厥者不知与人言”,和所描述的证候与后世所论中风的临床表现也无多大差别。仲景论中风也有外感和杂病之分,外感中风体现在《伤寒论》六经的各论之中。六经均有中风的辨证分型,这里不一一列举。杂病之中风《金匮要略》设中风历节病专篇,谓:“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脉微而数,中风使然”,杂病中风和脑血管意外有相同之处;唐代伟大医学家孙思邈,在其代表作《千金翼・论杂风状》中称:“中风大法有四:一曰偏枯,二曰风痱,三曰风懿,四曰风痹”。且评述了四症因风所伤部位不同,而临床症状不一,认为“诸急卒病,多是风”,扩大了对中风病类型的思考范围。综上可见,唐以前中医文献与中风相关的病症已有偏沮、偏枯、暴厥、薄厥等,总而言之,凡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或半身不遂、或四肢不举、或口眼斜、或语言蹇涩等一类症状特点,以风命名,就有类中风、偏风、风痱、风懿、风痹等十余种之多,而又缺乏对不同证候的鉴别诊断内容。可见唐汉以前,中风之论,常常是多种病症的混称。
2 宋金元时期,以内风立论
金元时期,以刘完素、李杲、朱震亨三家为代表,提出了中风由内而起,是认识中风的一大转折。刘河间主火,他认为:中风“以热为本,以风为标”,《河间六书・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中指出:中风“由乎将息失宜,而心火暴甚,肾水虚衰,不能制之”;东垣强调:“中风从内生”,“正气自虚”,《东垣十书・溯洄集・中风辩》指出:“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病也” ,已经看到了这个问题的本质因素是机体内在的脏腑功能失调所致;丹溪认为中风由痰湿与瘀血而成,《丹溪心法・中风》中指出:“中风大率主血虚有痰……或属虚,挟瘀血,在右属火有热,并气虚”,进一步认识到本病的复杂性。三家论中风,各自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研究这一病症,在具体观点上各自标新立异,但总以内因气虚及湿痰、瘀血为患而立论基础,这是大有异于前人的。从此中风就有了外风和内风之分,从而拓展了认识中风的视野。然而,有关中风讨论的范围越广,歧义自然也就越多,多歧亡羊,不同观点的杂然并存,一方面反而容易使后之学者变得蒙昧不清,无所适从,另一方面,也为后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而这一时期最大的贡献就在于把对中风的认识从汉唐混沌不清的状态中逐渐理出了一个头绪来,这就是中风并不是由自然界六淫邪气之一的外风所引起,而是一个复杂的体内病理演变结果,虽然由于时代的局限,医家们还无法精确把握其脑血管意外的病理本质,但能仅以实践观察为依据,把病理认识发展到这一高度来,已经是十分难能可贵了,这就为后世进一步正确认识本病奠定了一个较之此前任何时期都更高的新起点。
3 明清时期,中风非风说形成
有了金元时期在认识上的正确引导,明清时期,对本病的认识就更加深刻了。明・王安道从病因学角度,将中风归类,提出“真中”和“类中”,他在《医经溯洄集・中风辩》说:“殊不知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也。”类中风的卒倒、昏迷、半身不遂,或口眼歪斜,或语言障碍为其现症。其中又有中络、中经、中腑、中脏之分,中络最轻,中脏最重,也包括了脑实质和周围神经损害的一类病症。真中风除有类中风的症状外,初起即有发热恶风寒等外证表现。但发热也常是脑血管疾病本身的症状之一,类中风也有暂时的知觉丧失,醒后并无半身不遂或口眼斜等症,如气厥、食厥、血厥一类的疾病。故此说的鉴别意义并不大。有鉴于此,补后世誉为“医中柱石”的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通过对前人成果的深入研究和临床的精细观察,肯定了金元三家内伤之说,提出卒倒,昏愦皆由“内伤积损”的论点,倡导“非风”之说。他在《景岳全书・非风》中说:“非风一证,实时人所谓中风证也,此证多见卒倒,卒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风寒所致。而古今相传,咸以中风名之,其误甚矣”。又“余欲易去中风二字,而拟名类风,又欲拟名属风,然类风,属风,仍与中字相近,恐后人不解,仍尔模糊,故单用河间、东垣之意,竟以非风名之”。在病因上,景岳强调内虚痰火上壅,与金元三家认识是一致的。在病机学上认为是“阴亏于前,而阳损于后,阴伤于下,而阳乏于上,以致阴阳相失,精乏不交”。为中风致病之本。张氏的这一见解。至今仍为临床所沿用。中风不是风之论虽无今日认识脑血管意外之详尽,却也找到了偏瘫不是风之本源,彻底廓清了唐汉以前对中风的模糊认识。
4 近现代,揭示中风病理本质
科技的发展,是医学更新认识的基础,对心脑血管病的研究更深入和细微。本病的根本原因虽尚未完全清楚,但能达成共识的,其一,与基因的遗传直接相关;其二,血液的粘滞度的改变,影响了血流变速度,血小板的聚积和血液中其他物质的堆积,炎症与免疫使血管内皮粗糙,动脉粥样硬化,管壁变厚或栓塞,才是主要原因。长期的精微物质摄入过多,血中精微物质壅滞,造成血气的升化失常,血不能载气,气不能运血,聚而为痰为瘀,血液的改变,造成血管形质退变,使脑的供血供氧不足,或破裂、或梗塞,进而造成脑组织变性坏死,部分中枢神经功能丧失,形成偏瘫。对突发的出血或梗塞所造成的偏瘫或半身不遂这一脑血管病,当今谓之脑卒中,使两千多年来的中风之争,才脱离了风之名。偏瘫只不过是本病的现象和必然,并非风邪所为。
5 小结
中医对脑血管意外这一严重病症之病因病机的认识,从秦汉以迄明清,经历了二千余年,宋唐之前,以风邪为患立说,内外伤混称,始有中风之名,本病实际上既包括现代周围神经病变,又包括脑血管意外病证。风之说,只不过是祖国医学对脑血管意外的启蒙认识阶段;金元医家则从正虚邪实,风从内生立论,其中河间主火,东垣主虚,丹溪主痰与瘀,与唐宋前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相比较,已有了长足的进步,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把对病因研究的焦点由外因转向了内因,有力推动了对中风病病理本质的深入探究,是认识上的一个大转折;至明清,张景岳肯定金元三家之说,而且进一步明确指出,以卒倒昏愦为临床表现特点的中风病证不是风邪所为,而是“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将脑血管意外的认识推向了又一个新的高点;当今,通过直观而深入地研究脑血管病,认识日趋成熟,其复杂的发生机制虽仍未完全清楚,但基因、血粘度、炎症与免疫使血管内皮粗糙增生,管壁变厚,弹性降低,承受不了血的压力而破裂,或循环缓慢阻塞脉道,造成脑卒中等认识却是十分明确了,而且认为这与长期过食精良,血中精微物质过多而壅滞紧密相关,这与中医养生不慎,导致内伤积损的看法颇为相近,中医学在现代科技远未诞生之前,便能通过精细的临床观察,深入的理论探讨,逐渐从朦胧的认识迷雾中走出来,并积累大量有效的临床治疗经验,还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但应当指出的是,现代中医临床对本病的治疗,有必要在今日之精确认识的指导下,重新建立更加系统的治疗思路,开拓新的治疗前景,才能推动中医临床不断向前发展。
作者单位: 618000 四川德阳,德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经验交流]胡思荣论治咳嗽经验 09-23 [报刊简介][图文]《中医健康养生》杂志简介 09-16 [学术争鸣]“厥阴”由来探秘 09-03 [中医视点]别用分型治疗取代辨证论治 09-02 [中医视点]中医医疗行为须构建评价体系 08-31 [中医视点]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中医… 08-31 [中医视点]继承创新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 07-23 [学术争鸣]中医学术:从毒论治皮肤病 07-14 [中医教育]发挥专长优势 培养多元人才 07-12 [经验交流]孙浩经方治小儿咳嗽经验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