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报刊文摘 >> 中医视点 >> 正文

“三化”制约中医药发展第 3 页

www.yodicraft.com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1-21 16:26:27

  偏重西化伤害中医本质

  对于中医西化的批判也由来日久,对此笔者亦有不同的看法。中医学科作为发展时间极长的学科,在历史上容纳吸收过许多医学之外的理论、方法以及方药。从理论上来讲,我们有过“援儒入医”、“援佛、道入医”;药物方面,我们有过诸如乳香、没药、番红花、胡桃、胡瓜等舶来品,这些有效地汲取和消化不仅促成了中医药理论的丰富成熟,也成为中医临床丰厚的医验积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因此作为当代中医,我们应该要大胆向西医学习,将西方医学中好的理念、技术采纳接受以促进中医发展。但是,西化的过程不是简单地拿来主义,同样讲究分寸,把握不好则有害于中医本质。

  西化中医,首先来讲是通过西医的科研手段对中医的理、法、方、药进行验证,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的确是一条研究途径,但不应该成为中医研究的唯一途径。在中医科研求证的过程中,我们走了许多弯路,也产生了一些瞩目的成果,但总体来说至今未能达到让人满意的地步。因为作为中医人,我们应当明白,中医学的产生并不主要建立在实验、循证的基础之上,中医更注重观察动态的整体关系。通过西医还原分析的手段对中医注重整体关系的理论进行剖析割裂的验证显然是有偏颇的。也因为众多专家、学者执着于西医科研手段的验证,造成了诸多关于中医中药的无效判定:一些药材的成分显示其与普通食物几乎无差异,被断定没有药效;对于“经络”的观察求证始终不得要领等。这些乌龙事件一直在给我们兴致勃勃的中医科研者泼冷水。但我们不能因此极端地否认中医的科研化道路,西方医学的科研手段日益突飞猛进,值得学习与借鉴,但不应该是机械的模仿和应用,吸收采纳为我所用的第一步应当是解决方法的不兼容和理论的不相通性,因此思考怎样做出符合中医本质的科研方法和思路应当是我们首先要做的。

  西化中医,在其他方面还有诸如医院、教育制度的制定以及学科建设的模式。很多时候,在这些方面我们也在盲目模仿西医学建学、建院的方法、套路。毕竟中医在历史上尽管有过医院、学校的建设历史,但并没能真正形成体系和规范,因此在学科建立的过程中也只得借鉴西方经验。对于中医院校的建设,曾有多位专家讨论过相关问题,诸如:关于学制的设置;是否运用精英化教育模式等。在笔者看来,这些并非是决定中医院校的核心难点。中医院校作为中医学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的重要机构,在整个教育和医疗的过程中怎样能够在保持中医本质的前提下,培养出合格的中医人才并在临证医疗过程中体现出中医的特色优势才是院校建立成功与否的标志,也同样是难点。因此,中医作为一门重视整体、知识含量大、与临床结合紧密的学科,我们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就应当侧重于中医学思维培养、中医学知识储备以及增加临证实践机会。如果仅仅是模仿西医医学偏重于实验化、技能化的培养方式,最终我们的人才也会遗憾地在中医学中浅尝辄止,也不可能成为一名具备优秀中医素养的中医人才。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yodicraft.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