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报刊文摘 >> 中医教育 >> 正文

中医科研应体现中医特色

www.yodicraft.com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9-10 9:01:50

盛增秀 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

    中医学是一门富有原创的学科,有其自身的学术特色和优势。保持和发扬中医特色,不仅要贯彻在中医医疗和教学上,还应在中医科研中得到充分体现,以利取得更多更好的自主创新的成果。

  中医科研要体现中医特色,首先是要把好选题这一关,在这方面我们是有不少经验和教训的,很值得认真总结和反思。回眸建国以来所取得的重大中医科研成果,如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小夹板固定治疗骨折,冠心Ⅱ号、丹参滴丸、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分别是以中医“六腑以通为用”、“通则不痛”和伤骨科治疗骨折主张“动静结合”等独特理论作为选题的主要依据,特色鲜明。又如针刺麻醉,针灸“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眼科针拨内障术等成果,究其选题依据,同样是基于中医固有的经络学说和某些特色疗法。此外,中医基础理论如藏象学说、体质学说、经络学说和活血化瘀、扶正固本、通里攻下治法原理等研究课题,均本诸中医原创理论。正因为上述这些课题立足于本学科的特色,着眼于发扬本学科的优势,其选题无疑是十分正确的,因而取得了自主创新、举世瞩目的成果,这点应予充分肯定。但也不能不看到在以往中医科研中,选题思路不够合理,缺乏中医特色的现象是不同程度存在着的。如有的选题中医文献依据不足,或缺乏临床疗效基础,甚至闭门造车地设计课题,即使勉强实施,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难以获得成功。最不可思议的是,目前市售的一些新药,如治疗感冒的非处方类药,其组方有的不分病性寒热,一味清热解毒;有的不分病期,初起即用凉血、滋阴药物,这显然与中医辨证论治的精神相违背,使人不得不怀疑这类中成药在研制过程中特别是当初选题是否经过严格的论证和评审。

  再者,中医科研要体现中医特色,还应在研究方法上着力。众所周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助现代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是研究中医中药重要途径,无可厚非。但在具体运用时须根据中医学科的实际情况有所变革和创新,不能牵强附会地照搬西医那套,力争建立起符合本学科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实验体系和方法。举例来说,《金匮要略》苓桂术甘汤和肾气丸两方,临床证实治疗老年性慢性气管炎有较好的疗效,若要运用现代科学的知识和方法研究这两方的作用机理,笔者认为应在深刻理解仲景原文“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的基础上,抓住“当从小便去之”这一紧要句作为实验研究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设计与此相关的实验方法和检测指标,这样有望切中肯綮,以利阐明和揭示其科学内涵和实质,而不宜片面地按西医的思路和观点进行设计,否则很可能得不出应有的结果。

  基于上述,笔者建议对中医课题的评审,除了按通行的“三性”(科学性、先进性和可行性)条件外,还应增加“特色性”一项,即选题和科研设计是否体现中医特色,这样做,有利于取得名副其实的中医科研成果,以促进中医学术的提高和发展。


文章录入:中医五绝网    责任编辑:中医五绝网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yodicraft.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