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报刊文摘 >> 中医教育 >> 正文

中医教育的古往今来

www.yodicraft.com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7-19 8:17:29

□ 庄 琴 上海市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顾继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
 
  在教育学中,“教育”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增进人们知识、技能,影响人们思想意识和品德的活动;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即根据一定社会要求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规律,对受教育者身心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影响的活动。后一种意义上的教育,应有较固定的实施教育的场所,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专职教师,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的,教育内容是根据一定目的预先选定的,且有一定的系统性和稳定性。

  中医教育,历史悠久,它与中医药学一同在古人生活医疗实践中产生和发展,从最初“师徒传授”,至隋唐时创举的“太医署”(相当于学校)的医学教育;在培养中医人才的同时;不断传承、发展中医学。很多史料,值得当今思考和借鉴。

  中医教育的产生

  早期的中医教育,可追溯到周代的“医事制度”。《周礼》首创医药方面的职官名称、职责及管理制度。“医师”为众医之长,主管医药事业;其中,“徒”(徒工,徒弟,学生)是教育对象。后人称之谓“师徒传授”,开创了中医教育的先河。

  “师徒传授”成为历史上(民间)培养中医人才的主要方式。如,《中医各家学说》归纳“河间学派”师承关系为:刘完素→(传)荆山浮屠→罗知悌→朱震亨→戴原礼……;“易水学派”师承关系:张元素→(传)李杲→罗天益→薛立斋→赵献可→高鼓峰……

  中医教育的发展

  随着历史发展,中医教育亦随医药事业而不断发展进步。据《旧唐书》记载,唐代设置的“太医署”已具一定规模,既是医药行政和医疗工作的机构,又是培养医药人才的地方。此时(官方)的中医教育,已有固定的实施教育场所、有专职专业师资,受教育者是经过组织的,教学内容是根据一定目的预先选定,以及有教学计划(《千金要方·大医习业》规定医学生应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内容和要求学生达到的标准)和严密的考核,已具备、符合学校教育的条件和规定。近代曾有人研究后认为,“唐代太医署的医学教育,它是我国最早的医药学校,比西欧最早设置的医科学校—意大利的萨勒诺(Salerno)医学校还早二百余年”。

  至宋代,太医院的医学教育规模、培养人数不断扩大,并已采取考试方法招收医(学)生。明代重视民间医药,规定医药行业人员“学业程度”,应用考试方法评价教学质量和开展“职业教育、继续医学教育”。清代“太医院”的医学逐步向专科分科发展,形成了内、妇、儿、外、伤、针灸、按摩等13个科目,各科医学知识和技能日益增多,至此,整个中医学知识体系基本完备,即中医“教学内容”基本确立。

  清代的中医教育,亦为后来办“中医药院校”奠定了基础。据《嘉定县志》记载:清末民初,上海嘉定黄墙世医朱成璈与其传人张山雷等“儒医”,于1914年,深感当时“西学东渐”,中医岌岌可危,而“制定教学计划、编纂中医药讲义”;招收学生,将原“儒医私塾”办为“私立黄墙中医学校”,培养中医人才。为当时(受“维新运动”影响后)全国最早创办挂牌“中医学校”之一。

  中医教育的完善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药成为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写入国家《宪法》;“中西医并重”为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政策之一,中医与西医有着同等地位。以中医学校教育为例,同属于“专门教育”-“科学教育”-“医科”。有着中医自身高等(学历)层次(专科、本科,以及硕士、博士学位)教育系列和教育内容。培养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管理”等方面人才。

  新时期中医教育的标准

  中医教育从产生、发展到完善的过程,也是中医学科逐步“完备”的过程。随着社会发展,新时期的到来,人们对医疗卫生保健需求逐渐提高,对中医药同样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医药必须认真抓好“继承、发展、创新”,以满足社会需求。而其中,关键点涉及到中医教育问题。

  1988年,“世界医学教育大会”通过的《爱丁堡宣言》指出“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医学教育的最高标准就是最好地满足当地的需要”。新时期,中医(高等学历)教育(标准),如何“最好地满足”需要。关键是“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医的继续教育则按实际工作需要选择相关内容。总之,中医教育要有利于“中医”自身“继承、发展、创新”,有利于最好地满足新时期社会对“中医药”需求。


文章录入:中医五绝网    责任编辑:中医五绝网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yodicraft.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