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报刊文摘 >> 经验交流 >> 正文

清心火涤痰浊治顽固性失眠第 3 页

www.yodicraft.com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6-22 15:03:31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以“栀子豉汤”治疗外感邪气,余热内扰胸膈所出现的虚烦不眠证;在《金匮要略》中用“酸枣仁汤”治疗肝阴不足,心血亏虚之“虚劳虚烦不得眠”,为后世治疗“失眠证”立“邪扰”“正虚”虚实两类病因。

    明·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不寐》中总结道:“不寐证虽病有不一,然维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之不足耳;有邪者多实,无邪者皆虚。”可谓立论平准,要言不烦。

    温胆汤最早出自唐·王焘《外台秘要》,由生姜、半夏、竹茹、枳实、陈皮和炙甘草组成。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所载温胆汤,是在此基础上加白茯苓、大枣,减生姜用量,而成我们临床常用的“温胆汤”。

    黄连温胆汤出自清·陆廷珍的《六因条辩》,是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所载温胆汤基础上,去大枣、加黄连而成,其主要作用去燥化痰、清热除烦,可治痰热内扰所致多种神志性病症。

    张秉成《成方便读》解释温胆汤云:“夫人之六腑,皆泻而不藏,惟胆为清净之腑,无出无入,寄附于肝,又与肝相为表里。肝藏魂,夜卧则魂归于肝,胆有邪,岂有不波及于肝脏哉?且胆为甲木,其象应春,今胆虚即不能遂其生长发陈之令,于是土得木而达者,因木郁而不达矣。土不达则痰涎易生,痰为百病之母,所虚之处,即受邪之处,故有惊悸之状。二陈、竹茹、枳实、生姜,和胃豁痰,破气开郁之品,内中并无温胆之药,而以温胆名方者,亦以胆胃甲木,常欲其得春气温和之意耳。”

    笔者认为,张氏解“温胆汤”主治病机虽有“胆虚木郁,土不达而痰浊内生”,即首先情志内郁,胆木不疏,而后脾土失达,运化失常,痰浊内生之先后转承,但在临床上,特别是我国西南巴蜀之地,两江交汇,湿浊蕴蒸,加之饮食习惯喜食辛辣厚味,痰热内生、内盛而致内扰胆、胃、心神也是非常常见的,故曾定伦老师在临床上多合黄连、黄芩施用,取其清热化痰,清胆理气,治疗由情志、饮食习惯、体质禀赋等原因导致的痰热内盛,内扰心神所致的各种神志性疾病,疗效可靠。

上一页  [1] [2] [3]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yodicraft.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