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同病异治愈咳嗽第 2 页
案2 小青龙汤案
吕某,女,46岁。2009年8月25日就诊。哮喘发作一天,咳嗽,痰白,气喘,胸闷,恶风,汗出不畅,烦躁,耳鸣,脉缓,苔白厚。证属外寒内饮,故用射干麻黄汤为主方加减治疗。9月1日复诊时,症状略有好转,但咳嗽,痰白,夜间较多,隔日夜半哮喘发作一次,汗出减少,晨起鼻痒,脉缓,苔白略厚。前方似有疗效,然而不够理想。又因汗出反少,必是外寒内饮较重,病重药轻使然,故改用小青龙加石膏汤加减,处方:麻黄10克,桂枝10克,细辛6克,法半夏10克,干姜10克,五味子10克,炙甘草6克,白芍10克,生石膏30克,地龙10克,百部10克,前胡10克,紫菀10克,款冬花10克,白英20克,败酱草10克。7剂,水煎服。
患者服药一周后来诊,诉气喘、胸闷、烦躁已除,稍有咳嗽,恶风、耳鸣好转,汗出已畅,脉缓,苔白略厚。患者此时热象不显,守9月1日方去生石膏,加炒黄芩20克。
按:外寒内饮咳嗽,据病情轻重,常见者有二证,即射干痳黄汤证、小青龙汤证。前者出自《金匮要略·肺痈肺痿咳嗽上气病》篇第六条:“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以方测证,本证是外感风寒,内有水饮,寒饮相搏,壅塞肺气所致,症见咳喘,痰白,喉中哮鸣声,恶风寒,无汗,或鼻塞,流涕,喷嚏,咽痒,发热等。后者见于《伤寒论》第40、41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以麻黄配桂枝、细辛,则温散发汗之力强;射干麻黄汤以麻黄配细辛、生姜,则温散发汗之力较弱。小青龙汤以细辛、干姜、五味子、甘草为伍,则温化寒饮之力强;射干麻黄汤以射干、细辛、紫菀、款冬花、五味子为伍,则温化水饮之力略逊。观此二证,轻重有别;观此二方,强弱有别,二者可据病情差异酌情选用。
《金匮要略》中述“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方中用石膏的原因是外寒内饮,兼有化热之象,若热象不明显,则改用黄芩、鱼腥草之类。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经验交流]胡思荣论治咳嗽经验 09-23 [报刊简介][图文]《中医健康养生》杂志简介 09-16 [学术争鸣]“厥阴”由来探秘 09-03 [中医视点]别用分型治疗取代辨证论治 09-02 [中医视点]中医医疗行为须构建评价体系 08-31 [中医视点]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中医… 08-31 [中医视点]继承创新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 07-23 [学术争鸣]中医学术:从毒论治皮肤病 07-14 [中医教育]发挥专长优势 培养多元人才 07-12 [经验交流]孙浩经方治小儿咳嗽经验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