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报刊文摘 >> 经验交流 >> 正文

通腑泻热治发热

www.yodicraft.com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3-26 14:33:00

王金亮 侯红霞 武振亨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

  外感邪气多从皮毛口鼻而入,首伤肺系,若为风热最宜伤津而致腑气不通,况“肺与大肠相表里”,治当通腑泻热。通腑泻热可使滞留于肠道的毒素排出体外,促进机体新陈代谢。笔者对外感发热常采用通腑泻热法治疗,取效良好。

  李某,男,11岁。2008年3月3号初诊,自诉一周前出现咳嗽鼻塞,发热头痛,周身酸痛乏力,食欲不振,口干。前医曾输青霉素治疗,并口服扑热息痛等药,但仍发热未解,也曾服中药银翘散加减未果。查体温39.2℃,面赤唇燥,咽部充血,舌质红,舌中心苔黄厚腻,触之周身体若燔炭,胃脘胀满,脉滑数。此实乃外感邪热炽盛,津液已伤,当急下存阴,即以承气汤加减,川大黄15克,芒硝9克,元参15克,甘草3克,3剂,每日1剂,水煎服。药后患儿泻下5次,便后自觉神清气爽,体温已恢复正常,但仍无食欲不振,周身乏力,即以平胃散加减以复胃气:苍术5克,陈皮5克,川厚朴5克,神曲9克,焦山楂9克,元参12克,麦冬9克,天花粉5克,竹叶5克,甘草3克,3剂,水煎服,每日1剂,药后诸症悉平。

  本方以大黄泄热通滞,破积行瘀。芒硝软坚通里,攻下实火,元参清热养阴生津,甘草解毒调和群药,共起通腑泻热之功,为釜底抽薪之法。


文章录入:中医五绝网    责任编辑:中医五绝网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yodicraft.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