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腑泻热治发热
www.yodicraft.com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3-26 14:33:00
王金亮 侯红霞 武振亨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
外感邪气多从皮毛口鼻而入,首伤肺系,若为风热最宜伤津而致腑气不通,况“肺与大肠相表里”,治当通腑泻热。通腑泻热可使滞留于肠道的毒素排出体外,促进机体新陈代谢。笔者对外感发热常采用通腑泻热法治疗,取效良好。
李某,男,11岁。2008年3月3号初诊,自诉一周前出现咳嗽鼻塞,发热头痛,周身酸痛乏力,食欲不振,口干。前医曾输青霉素治疗,并口服扑热息痛等药,但仍发热未解,也曾服中药银翘散加减未果。查体温39.2℃,面赤唇燥,咽部充血,舌质红,舌中心苔黄厚腻,触之周身体若燔炭,胃脘胀满,脉滑数。此实乃外感邪热炽盛,津液已伤,当急下存阴,即以承气汤加减,川大黄15克,芒硝9克,元参15克,甘草3克,3剂,每日1剂,水煎服。药后患儿泻下5次,便后自觉神清气爽,体温已恢复正常,但仍无食欲不振,周身乏力,即以平胃散加减以复胃气:苍术5克,陈皮5克,川厚朴5克,神曲9克,焦山楂9克,元参12克,麦冬9克,天花粉5克,竹叶5克,甘草3克,3剂,水煎服,每日1剂,药后诸症悉平。
本方以大黄泄热通滞,破积行瘀。芒硝软坚通里,攻下实火,元参清热养阴生津,甘草解毒调和群药,共起通腑泻热之功,为釜底抽薪之法。
文章录入:中医五绝网 责任编辑:中医五绝网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经验交流]胡思荣论治咳嗽经验 09-23 [报刊简介][图文]《中医健康养生》杂志简介 09-16 [学术争鸣]“厥阴”由来探秘 09-03 [中医视点]别用分型治疗取代辨证论治 09-02 [中医视点]中医医疗行为须构建评价体系 08-31 [中医视点]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中医… 08-31 [中医视点]继承创新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 07-23 [学术争鸣]中医学术:从毒论治皮肤病 07-14 [中医教育]发挥专长优势 培养多元人才 07-12 [经验交流]孙浩经方治小儿咳嗽经验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