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报刊文摘 >> 经验交流 >> 正文

傅山治产后病方药妙用

www.yodicraft.com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0-19 9:42:52

□ 王 勇 四川省宣汉县人民医院 

  傅山“产后篇”是其女科最突出的部分,其论治有独特之处,对后世妇科学影响很大。傅氏认为,因产后多虚多瘀,百节空虚,易受内伤外感之侵,且产后恶露以通畅为顺,故对产后病的治疗,首分虚和瘀,主张“攻补兼施”。他抓住产后病的特点,一是营血亏虚,二是挟有瘀血。特制生化汤为治疗产后病之主方,凡在新产块痛未除或兼他症者,皆以生化汤为主,随症加减,如产后腹痛,产后血晕、产后伤食、产后感冒风寒等,均以本方加减出入,疗效较好,至今仍为妇产科医生临床所习用。笔者今对此作一探讨,供同道参考。
  1、产后多虚,补养气血为首要
  妇女怀妊,血聚萌胎,一经生产则气血骤耗,故致虚为首,傅氏产后总论说:“凡病起于血气之衰,脾胃之虚,而产后尤甚。是以丹溪先生论产后,必大补气血为先,虽有他症,以未治之,斯言尽治产之大旨。若能扩充立方,则治产可无过矣。”盖新产亡血伤津,元气耗损,抗病力弱,故主张以补法为前提,可谓提纲挈领,抓住了证治关键。而对其病因病机,叙述亦详,如论《正气血晕不语》:“产妇有子方下也,即昏晕不语,此气血两脱也。”“盖产妇昏晕,全是血室空虚,无以养心,以致昏厥。”《产妇少腹痛》:“妇人产后少腹疼,按之即止,人亦以为儿枕之疼也,谁知是血虚而然乎。”此外,对产后乳汁不下、气短而喘、妄言妄见类症,类伤寒二阳症,类伤寒三阴症,类中风,类痉,出汗、口渴兼小便不利等病症,亦列入气虚血衰的范畴。故在方药运用上,每以补养营血为主,然气属阳,血属阴,阴阳互相资生,补血兼以益气,傅氏对此阐发尤较切当。如说:“血有形之物,难以速生,气乃无形之物,易于迅发,补气以生血,尤易于补血以生血耳”。“血非气不生,是补气即所以生血。”试观所列方剂,如治产后恶寒身颤的十全大补汤,治产后血崩的救败求生汤,治产后乳汁不下的通乳丹,治产后厥证的滋荣益气复神汤等,都是养血与益气并用,而补气药用量较重。同时,傅氏尤重视顾护脾胃,因此诸方中用参、苓、芪、术、陈、草之类,屡见不鲜,符合治病求本的原则。
  2、产后多瘀,祛瘀生化尤重要
  妇女产后恶露不止,比较常见,一般是非虚即瘀,病在冲任,如恶血内留,不及时排出,易引起少腹痛、血崩、不语等症,可见产后瘀血不去,变症丛生。傅氏重视审察积瘀之有无,作为诊断的重要依据,如《腹痛》条:“先问有块无块,块痛,只服生化汤,调失笑散二钱,加玄胡一线;无块,则是遇风冷作痛,宜服加减生化汤。”《产后总论》更明确指出:“大抵新产后,先向恶露如何,块痛未除,不可遽加参术。”说明壅补之品,多有滞瘀之弊,必待瘀块消除,亦可用之。
  由于新产多瘀,所以傅氏强调祛瘀生新,他对产后用散血破瘀药如苏木、莪术、三棱等认为,轻人命需慎用,惟生化汤最宜产后加减调治。故对生化汤推崇备至,认为此方行中有补,化旧生新,系治血瘀之圣药,凡产后瘀血未清而变生诸疾者,多以此为基础方,随症化裁,即使产后血晕亦可用,虚证加人参,有痰加竹沥。对产后血崩、血晕、汗多,都可用加参生化汤;虚人妄言可用安神生化汤;如伤食则用健脾化湿生化汤;有郁怒则用木香生化汤;外感发热用加味生化汤;便秘用养正通幽汤润肠通便,腹泻用健脾利水生化汤或参苓生化汤,加味生化汤;呃逆用生化汤加藿香、竹茹;咳嗽用加参安肺生化汤以益气宣肺化痰;甚至对产后患流注,亦可用参归生化汤。产后46证中,有24方以生化汤加减应用,俱见傅氏善用生化汤,灵活多变,变而不离其旨,有独到之处。
  综观傅氏产后用药大法,贵平正戒攻伐。主方遣药,注意虚不留瘀,祛瘀不忘虚,使标本虚实兼顾,寓“逐瘀补血之中,消块(瘀)于生血之内”的治疗方法,于生化汤及其加减诸方中得到充分体现。傅氏在辨证论治上,既守其常,又明其变,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寒者温之,热者清之。这些传统治疗经验,均具体反映于傅氏女科之中,足供我们深入研究和运用。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yodicraft.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